「組織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為組織成員共享的價值觀與行為規範。「價值觀」(Values)是用來分辨哪些行為、事件或結果是受到期望或厭惡的判斷準則、標準或指導原則。「規範」(Norms)則是一群人所共同認可的做事標準或方式。
組織文化的內涵
組織文化從有形至無形,可以分成「人為飾物」、「信奉的價值」、「基本假定」三個層次。
「人為飾物」(Artifacts)是文化的最表層,是價值與基本假定的產物。由組織外在可見的事物及活動中,皆可察覺其組織文化的特性。諸如:組織使命陳述、策略、管理制度、口號標語、服飾外觀、辦公家具及建築物等。
「信奉的價值」(Espoused Values)諸如組織之信念、價值或是意識型態等,受基本假定的影響,且表現在人為飾物之中。可藉由對組織成員言行或是組織的管理政策、酬賞標準、衝突解決方式、決策、協調溝通方式、產品設計等外在事物的推論獲知。
「基本假定」(Basic Assumptions)是組織成員視為理所當然的部分,來自過去成功的經驗,會表現在信奉的價值觀與人為飾物上。文化的「基本假定」在潛意識中引導著成員的行為,告訴他們如何知覺與思考。例如,假定「產品有先占優勢」的組織,會強調「速度」;相信「價格優勢」的組織,會強調「節約」;假定「人只被物質誘因驅動」的組織,會設計有激勵性的薪酬系統;相信「人會追求自主性」的組織,會強調「授權賦能」。
組織文化以看不見的方式影響組織成員如何感覺、思考、與行動,決定其對內外部環境的解釋與管理方式,進而影響組織的效能。
組織文化的類型
「競值法」(Competing Value Approach)可以用來區辨組識文化類型。組識根據其對「效能」的假定與評量標準,發展出重視的價值信念,這些價值可用兩組構面來區別,並進一步分出四種組識文化類型。
第一組構面是「彈性與自主」(Flexibility and Discretion)相對於「穩定與控制」(Stability and Control)。「彈性與自主」強調彈性、自主性、動態性、變革、適應、有機性等;「穩定與控制」則強調穩定、秩序、控制、可預期與機械性等。
第二組構面是「內部焦點與整合性」(Internal Focus and Integration),相對於「外部焦點與差異性」(External Focus and Differentiation)。「內部焦點與整合性」強調內部導向、整合、團結、整體和諧性、凝聚力、一致性等;「外部焦點與差異性」則強調外部導向、差異性、競爭、獨立性等。
依上述兩組構面,可以分成四種不同的文化類型:「家族型」、「創新型」、「階層型」與「市場型」文化。
(一)「家族型文化」(The Clan Culture):同時強調「內部焦點與整合性」以及「彈性與自主」。強調開放、和諧、支持及信任等價值,組織就像大家庭一般,是提供成員共享事物的友善地方。領導者如同良師、輔導者與父母般,關心成員。家族型文化的組織以忠誠、傳統、人際關係作為凝聚力的基礎,組織運作著重在團隊運作,參與和共識,並深信組織的成功是建立在對顧客敏銳和對成員關心之上,因此公司經營的策略重點是長期開發人力資源,提升成員承諾及士氣。
(二)「階層型文化」(The Hierarchy Culture):同時強調「內部焦點與整合性」以及「穩定與控制」。重視正式及結構化,組織管理是建立在控制和權力基礎之上,一切依據規章、政策和程序進行,領導者的角色是協調者與組織者,效率與穩定為首要。階層型文化的組織致力於建立可信賴的、穩定的、低成本的作業方式。因此公司的策略側重於營運的穩定、順暢與效率。
(三)「創新型文化」(The Adhocracy Culture):同時強調「外部焦點與差異性」以及「彈性與自主」。強調企業家精神及創造力,具有創新、開放、追求挑戰的特質,並提供一定程度的個人自由與進取空間。領導者扮演創新者、企業家與風險承擔者,鼓勵成員創新並提供所需資源。創新型文化組織追求的是獨特的新產品或服務,其策略著重於企業長期成長與資源獲取。
(四)「市場型文化」(The Market Culture):同時強調「外部焦點與差異性」以及「穩定與控制」。以成果為導向,追求績效目標的達成與具備競爭力。市場型文化的組織追求市場占有率和市場滲透,強調有競爭力的價格、市場領導地位、和競爭力。組織策略著重於建立長期競爭優勢以及市場地位。
組織文化類型並無優劣高下之分,只存在配適性。例如,競爭激烈的產業較適合市場型組織;顧客需求或科技快速變動的產業較適合創新型組織的生存。
而在華人企業組織中,「家族主義」、「威權主義」與「關係主義」對組織文化的影響特別明顯。這三種源自於傳統觀念的華人文化,產生了華人組織特有的三個特性:「家族企業」、「父權式管理」、「重視關係」。不過近年來由於全球化等因素的影響,華人企業融入西方管理文化後,組織文化也逐漸產生不同的風貌。
塑造組織文化的因素
組織文化的塑造,受「創辦人和高階領導者」的影響最大,其次是「獎酬系統」,再者是「組織次文化」。
許多組織的文化價值觀是源自「創辦人和高階管理團隊」的價值信念,尤其創辦人不但建立組織的創始價值觀,同時會甄選與其價值信念相似的主管,使其價值觀與得以延續。
其次,「獎酬系統」決定誰?為何?得到什麼獎酬?當組織成員希望得到獎賞或報酬時,其態度與行為就必須遵從組織的期望。因此,運用「獎酬系統」成為塑造或改變組織文化的重要措施。
最後,次文化也會影響到組織文化。「組織次文化」(Subculture)是指組織中一小群經常互動的成員,自認為所屬的這個團體和組織其他人不一樣,彼此不僅常分享相類似的問題,且對如何行動通常有自己的一套集體思維。造成次文化的原因主要是組織內團體的分化,像是部門與專業、職務與層級、地理位置、產品與市場。
組織中常見三種次文化類型:
(一)「增進型次文化」(Enhancing Subculture):對於主文化有強烈的認同,而且他們比組織中其他人對組織的非核心價值更為熱衷,因此會強化組織文化。
(二)「正交型次文化」(Orthogonal Subculture):雖然擁有不同的價值觀,但他們仍認同組織的核心價值,因此不影響主文化的形成,只是增加組織文化的多元性。
(三)「對立型次文化」(Countercultural Subculture):和主文化的核心價值有直接衝突、彼此對立,因此會威脅主文化。組織必須將對立型次文化轉變成正交型次文化,才能維持統一與穩定的價值系統。
組織文化的傳播
組織文化的傳播方式,可透過社會化機制、故事傳奇、儀式典禮、組織語言或象徵符號等途徑,使組織成員在無形的薰陶中,學到組織的價值與規範。
「社會化」(Socialization)是引導組織成員學習組織文化的價值及規範,並將之內化於行為的過程。新進人員教育訓練是一種正式的社會化歷程,不僅可以讓組織成員學習組織文化的價值與規範,同時也漸漸將之內化於行為中。有些企業偏好僱用沒有工作經驗的社會新鮮人,因為他們認為可以避免社會化過程的阻力,容易依公司文化塑造新進員工的個人目標、看法及價值。
組織社會化可能產生三種結果:
(一)「完全順從」(Total Conformity):成員完全習得且接受組織文化。
(二)「有創造力的個人主義」(Creative Individualism):成員習得核心的文化價值與假定,但拒絕較次要的部分,保留其任務創新及角色創新的空間。
(三)「反抗者」(Rebellion):完全拒絕組織的價值與假定。
當組織社會化達到完全順從的結果,將有助於維持現有組織文化;但若希望組織文化維持可改變的彈性及學習力,則應保有成員個人的創新空間。
有些組織使用「儀式典禮」來強化組織文化。常見的儀式和典禮活動有三種型態,分別為:「通行性儀式」(Rites of Passage)、「整合性儀式」(Rites of Integration)與「增強性儀式」(Rites of Enhancement)。
此外組織內部流傳的「故事傳奇」,組織對某件事物的特殊用語、組織成員間相互稱呼等「組織語言」,以及組織的識別符號、大樓設計、員工穿著、辦公室裝潢、公司用車等「象徵符號」,也都承載和傳達組織的文化價值觀。
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
組織文化是難以被複製與模仿的資產,當組織擁有鮮明的文化,亦即明確的價值、信念與行為型態且整合性強時,文化對組織發揮許多正面的影響,對組織效能會有較高的影響力。有些獨特的組織文化甚至加倍增進效能,成為組織持續的競爭優勢來源;例如,具備學習型的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透過「參與和投入」(Involvement)、「一致性和整合性規範」(Consistency)、「適應與變革」(Adaptation)以及「使命感與長期願景」(Mission)等途徑,對組織效能產生影響。
然而,組織文化是否產生正面功能,視其「配適性」而定。隨著組織環境的改變,有些文化之基本假定與價值觀會不合時宜。由於人的價值觀通常不易改變,組織文化的形成與改變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當組織需要新價值與規範時,舊有的組織文化便成為組織變革的阻力。因此組織必須經常檢視文化與內外部環境的配適性,才能及早把握改變的時機,避免產生文化的負面效應。
組織文化的衡量
除了前述的「家族型」、「創新型」、「階層型」與「市場型」等類型外,「組織文化類型診斷」(Diagnos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DOC)量表,也可以用來衡量組織文化。DOC用15個題項衡量,將組織文化類型區分為「權威型」、「角色型」、「成就型」與「支持型」文化。
(一)「權威型文化」(Power Culture):組織被一人的個性與力量所支配,通常此人為組織的創立者或最高主管。組織中,有權力的人便有管道使用資源,如金錢、特權、工作保障和工作環境等,藉由給予他人需求的滿足或挫折來控制他人。領導的基礎是基於能夠對部屬實施獎懲,領導者表現出如同父母般的威嚴、仁慈,覺得對部屬有照顧的責任,但也要求部屬對其忠誠。權威型文化的組織常出現在亞洲或拉丁美洲。此外,在創業初期或小型企業中,組織通常由創業領導者獨攬大權,無正式化結構,組織依領導者意志追求目標,也容易出現權威型文化。
(二)「角色型文化」(Role Culture):組織極為注重成員是否按照規章與程序之要求扮演其角色,因而表現出協調與秩序。透過組織結構和程序系統,每個層級都有明確的權限,使得任務能夠穩定和有效率的進行。角色型文化的基層員工不被信任,自主權低,創新和打破規則的行為甚少出現,較適合穩定的環境。而大型組織因為高正式化的原因,有很強的角色文化成分,若未妥善管理,就會成為所謂反應遲緩的「大象組織」。
(三)「成就型文化」(Achievement Culture):由內在動機引發出高度能量的工作熱忱,員工滿足於任務的達成,認為其貢獻是有價值的,喜歡加入團隊完成具挑戰性任務的感覺。制度和結構是用來配合願景的達成,權力和決策也以願景為依歸。成就型文化仰賴員工的高度動機來補足結構、系統和規劃上的不足,導致高熱忱的員工常處於情緒和生理的高度壓力下。常見於創意相關行業,專案型組織、顧問公司、廣告公司、加護病房、政黨競選團隊,或者社區發展組織。
(四)「支持型文化」(Support Culture):具有關懷組織成員與成員間相互信賴的組織氛圍,重視團隊合作,並關心他人的需要,孕育出溫暖與關懷的感覺。員工喜歡工作不僅是因為工作本身,更因為他們感覺備受關懷。同事間的關係及組織與顧客、供應商間的關係比較有人情味。支持型文化常出現在較小型的組織中,人們互動頻繁、相互熟悉,彼此建立親密的工作關係,如同大家庭一般。
組織文化的創建與變革
組織文化的創建可以分成兩個層面:首先是「初級導入機制」,透過領導者的言行來塑造及傳播組織文化。其次是「次級增強機制」,透過組織結構、儀式典禮的設計、故事與傳奇的流傳、組織使命及價值的正式陳述等整體規劃,讓組織重視的價值與規範在組織中擴散。
當組織面臨一些重大情況,如組織文化和環境無法配適,導致組織面臨危機時,便需要進行組織文化變革。組織文化變革的原則包括:「勾勒清楚的願景與策略」、「高階領導者的承諾和以身作則」、「改變組織的管理系統」以及「成員更替與社會化」等。
※以上整理自:楊仁壽、卓秀足(2017),組織理論與管理:個案、衡量與產業應用,三版一刷,臺北:雙葉書廊。
(學習筆記/葉瑞其202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