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魯文先〈清境社區義胞第二代〉

接到孩子的入學通知單,知道孩子要就讀霧社的國小,但是孩子才七歲大,這一趟路要步行搭車然後再步行,才能到達學校,如此的繁複過程,小孩會記得嗎?後來打聽村中還有個小孩跟他同年,另外派出所裏兩個孩子已經讀三年了。於是他便親自上門請廖警員和他的孩子能多關照著,聽見她們說著:『放心,魯叔叔我們會把他帶到學校裡,下課後也會將他帶回來,您就別太擔心了!』終於他稍稍放下那整日七上八下的心。

終於到孩子開學的日子。清晨醒來看了錶已是五點十分,於是燒水、燒碳,將糯米粑粑放在炭火上烤著,拿出些菜在鍋裡熱著,將孩子叫醒說:『要上學了,去穿好衣服然後洗個臉,到火爐邊吃早餐。』看著孩子一臉睡眼惺忪的樣子。心想著:『孩子你要快快長大,勇敢的去面對未來。我就是家窮沒能讀書,才會走到這個地步。希望你能比我們強,以後過得比我們好!』拿著菜飯同孩子邊吃邊說著:『你要聽廖姊姊的話,不然你會迷路!知道嗎?』看著孩子點了點頭,沒有畏懼恐慌的樣子,而且眼中充滿期待的神采,於是明瞭這孩子將能克服困難的。

和其他的小朋友會合後,就往清境農場的方向走去,孩子們要趕在七點前到達搭上頭班車,否則車子過了七點就不等人了。到了車站在孩子上前,再請廖家的小姊姊多為照顧,回頭跟兒子說:『晚上我會到這裡等你,跟你們一起走回家。』便目送車子離開。

黃昏趕在末班車子到達前等著,看著車子來了,孩子陸續下了車,陪同他們一起往回家的路上走著。他問著孩子:『今天上課還好嗎?』廖家小妹妹說:『他很乖,做什麼事都會先問過我姊姊;老師還說,他比同年級的孩子要獨立很多,又聽話。』廖家的大姊姊這樣說著。頓時讓他感覺這孩子終於能獨立了。接著他跟孩子說:『你們的書包我來背吧。』於是將孩子們拿了過來,當他手伸向兒子要書包時,兒子拒絕了他並說著:『我自己背就好。』他點了點頭並說著:『好吧!』。

兒子上二年級以後,有天說:『爸,接送就以畜牧中心為地點,好嗎?』他知道這是出自孩子的一番好意,於是就這樣來來回回在這條路上走了三年,只要是孩子上課的日子,他從來沒有一天缺席。兒子上四年級時,車子的早、末班車改到了「松崗」,農場也在當地蓋了間「清境國小」,老二就順利的就讀其間,再也不用走路上學,這接送也告結束了。

2011.07.30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