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境地區由於變化萬千的四時美景與自然生態─春天合歡山高山杜鵑盛開;夏季草原一片翠綠,七、八月加州李、水蜜桃採收,蝴蝶翱翔飛舞;深秋時,節氣轉涼,高山青菜、冬茶品質精良;冬天草木變黃,紅榨槭及楓香映的山林一片火紅,四季皆有不同的風情,不同時節上來,相信每一個人心中一定會湧現「真是美呀」的讚嘆!這個擁有非常豐富的人、文、地、產、景等面貌的生活圈,近年來逐步發展觀光業為主,現在已成功營造成一處充滿混搭「異國」風情的美地。

遙望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但仍有一批游擊隊在滇緬邊疆地帶奮戰長達十一年之久。他們在寮、緬、泰交界處的「金三角」成立「雲南反共大學」,企圖作為反攻大陸的復興基地;直到民國五十年才脫離戰爭與顛沛流離的生活,來到台灣從事農墾開發。當時正處黃金歲月的雲南少年們就此離開土生土長的家鄉,在異鄉落地生根,這一段歷史曾經拍攝成電影《異域》,一度造成轟動;當時的清境還是一片沒水沒電的荒山野嶺,只能以最傳統的人工徒手從事農墾的工作,艱困的生活除造就堅強的生命力外,居民們十分懂得敬老與互助精神,這一群可愛的少數民族(傣族、哈尼族、瑤族、拉祜族…等),這麼多年來,過著樂天知命的寧靜生活。

欣見社區發展協會今年提出的主要計畫-出版《從異域到新故鄉》專輯,翻閱這一本《從異域到新故鄉》的樣稿,訴說從滇緬撤退來台的國軍突擊隊及眷屬五十年離鄉背景、開荒闢地的一部動人史詩。無疑地,透過這一本專輯中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與耆老訪談的歷史,我們可以深切體會當年每一位輾轉來此定居的人思鄉之苦與遠在海拔二千公尺的高山上「生.活」是多麼艱辛的一件事。獨特的「滇緬」文化,從第一代到現在第三代,他們共同打造了自己的歷史。

九十九年度起協會執行新故鄉第二期輔導計畫運用相當有限的補助經費進行「耆老訪談」影片,片中高齡七十歲的大媽,用「瑤族」和「拉祜族」語調自創歌詞陳述對故鄉的思念時,透過歌聲讓人感受到離開家鄉與親人懷抱的思鄉情誼。今年大幅躍進進行專輯出版等重要工作,期盼未來繼續透過社區營造多面向的帶動,打造一處最具獨特文化的「邊境傳奇」。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局長

游守中 2011.10.10 


※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