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呈現台灣多元同體的族群共融清境,

鑲嵌在清朗天空下的青山峻嶺上,

從雲南到泰北,從異域到台灣,

歷經多次的流渙離散,終於在這裏找到落腳處,

得以建立生聚紮根的溫馨家園。

由於「柔遇剛」的形勢驅迫與歷史命運,

雲南的家園、泰北的戰場,

逐漸成為清境社區居民的追憶空間,不再是生活場域;

然而「剛決柔」的堅毅抉擇,

泰北的異域,曾經是生存對抗的行師動眾沙場,

卻也是凝聚族群休戚與共的流寓,創造了許多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蹟,

異域孤軍硬挺的壯烈行事,成為許多媒體的撰述焦點,

許多人所看到的、聽到的感人流傳故事,

卻是清境社區居民代代傳承的先人流渙事實。

從沙場到牧場,從荒野到農園,從辛酸血淚到安居樂業,

族群共同體的生命謳歌,

迴盪繚繞在清境社區的人群生活、文化傳承、

產業生計與地景生態的繽紛聚落,

從生死博鬥到平淡過活,生命可以如此壯烈動容,也可以如此純樸莊嚴,

壯烈動容的英雄偉業,逐漸步入歷史舞台的另一端,

純樸莊嚴的庶民家業,悄悄地出現在1949-2011的世代傳衍舞台。

文字照片與敘事年表,不但是想像共同體的建構媒介、集體記憶的生發載體,更是展現居民參與的詮釋表徵。《從異域到新故鄉》的凝現,成為生活實踐的村史書寫,藉由集體行動過程而產生如此的成果:廣徵文訊、溝通討論、訪談口述、紀錄整理、我思我寫、屬辭比事、主題分類、傳閱校對、美編排版、流通傳揚,社區生活的歷史記憶與經營創意,透過組織化的理性整合與家戶居民的感性參與,使社區居民得以觀覽閱讀屬於自己的故事,可以引發更多愛惜自己、關心自己、認識自己的真誠動力。

陪伴清境社區執行此一撰寫出版計畫的日子,感受到山域邊境居民的豪邁真誠個性。透過保存記憶與發展技藝的生活實踐,清境社區的居民,找到自己的紮根定位與社造節奏;也可以感受到公部門所提供的資源補助,在這裏體現了協助社區圓夢、深化意義、共創價值與凝聚集體意志的實質功能。清境社區以互為主體的溝通行事,樂天知命,安土敦仁,善用補助的資源,實現生活共同體多年以來的願景,這是值得鼓勵參贊的紮根發展方式,也希望社造生活化的平實節奏,讓清境社區走得更穩健、更長遠。

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所長

黃世明 2011.10.02


※ 本文收錄於:葉瑞其主編(2023),《從異域到新故鄉──清境社區五十年歷史專輯》,第三版,南投縣仁愛鄉清境社區發展協會發行。

※《從異域到新故鄉》初版發行於民國100年10月(2011),隔年(2012)5月再版(增訂版),至2020年發行至再版七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