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與開發,提升企業人力素質

企業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第二才是策略。打造一個很棒的團隊,你將能達成遠遠超乎你想像的成就。」美商奇異公司(GE)前執行長威爾許(Jack Welch)的這段話,道出「人」是企業經營的骨幹,也是企業未來成長與生存的關鍵之一。而面對瞬息萬變的環境,組織可以藉由訓練活動提升人力素質,保持企業的競爭力。

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

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人力資源管理也必須因應調整。

傳統工業時代,以量產、低成本來提升產品競爭力,人力資源管理特色是生產標準化、管理標準化、薪資標準化;即一切生產與作業都要求「標準化」;勞雇雙方重視外部承諾,而非內部承諾。

當經濟結構由勞力密集轉入高科技與知識密集時代,雇主發現人力不是一成不變的生產要素,可以經由訓練、教育與經驗的累積,增加生產力。擅用腦袋思考、運用的人才,成為「知識工作者」

招募與甄選,找到最佳員工

如何找到對的人?是企業招募甄選(Staffing)的重要課題。

人力資源策略鑽石(HR Strategy Diamond),包括橫軸的角色(Role)與獎勵(Rewards),以及縱軸的策略(Strategy)與人員(People)。史耐德(Schneider)在1987年所提出的「吸引、篩選、耗損」(Attraction-Selection-Attrition, ASA)理論,適合用來解釋縱軸關係。

策略管理(12版)-朱文儀、陳建男譯

策略」(strategy)是經理人為提升企業績效所採取的一組相關行動。如果企業策略能導致比競爭對手更卓越的績效,即具有「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當企業策略帶來連續多年高於同業平均的獲利能力與利潤成長,即具備「持續競爭優勢」(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將一組策略彼此相互搭配成一個具凝聚性的整體觀念,則成為「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

「入世學術」,可能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攝影/葉瑞其 2019.04.17)

歐美文化中的學術研究,源起於教堂。教堂中新進的修士稱為「學士」(bachelor),必須學習各種知識、技能和宗教儀式,成為通才(universalist)。幾年後熟能生巧,開始專精特定科目時,被公認為「大師」(master)。再進而能夠歸納一套原則,清楚描述現象,形成抽象理論,建構知識體系,有效傳授知識者,則被尊稱為「博士」(doctor)。英國知名的劍橋(Cambridge)及牛津大學(Oxford),就是由修道院轉變為學院的典範;正式制度化後,逐漸形成當代歐美教育的體系。早期在教堂的修士是不能結婚的(bachelor原意為「單身漢」);劍橋大學自1209年建校,直到1846年,學校老師才可以光明正大地娶妻生子。[1]

田野訪談之「三招」與「五問」-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長期沉浸在質性研究的李慶芳教授[1]就其個人經驗,將質性研究歸納為六個學習階段,即「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煉」:田野訪談、研究方法、理論脈絡、寫作習慣、理論對話,和創意鋪陳。其中「田野訪談」,除了必須先建立良好的心態,並做好充足的準備外,田野技巧最重要的不外乎「三招」「五問」

「五問」,即提問的五種方法。一、「教授提問法」(what、why、how);二、「否定提問法」(不是…不是…不是…);三、313提問法(歸納3個重點/關鍵字、用1句話串接、推演3個反思);四、A4列舉提問法(QA;問題、假設、求證、方法);五、「因果串聯法」(So why, So 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