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的策略聯盟與社會網絡觀點

管理組織網絡的能力不但對組織獲取資源是有價值的,而且此項能力是稀有且難以被模仿的,因此建立組織網絡的管理能力有助於組織建立持久的競爭優勢。

社會網絡觀點

社會網絡」(Network)是由節點連帶所組成,其中「節點」(Nodes)可能是個人、團體或組織等社會行動者;而「連帶」(Ties)是指節點間相互連結建立起關係,例如,個人間的朋友關係,組織間的共同研發關係。

組織的資源依賴與交易成本理論

資源依賴理論」(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指出,組織為顧客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從投入、轉換、到產出銷售,必然有某些資源必須依賴其他組織,因而會有資源取得的不確定性。當某項資源對於組織生存的重要性愈高,該資源受到某些組織控制的集中程度愈高,以及缺乏替代來源時,組織對該項資源的依賴程度就愈高,愈需要採取管理行動,以降低資源取得的不確定性。因應方式包括:改變互賴關係建立組織間的鏈結機制借助政府的力量等。實務上,多角化併購合資少數持股等,都是組織可以用來管理資源依賴的選擇。

管理組織的生存環境:生態與體制理論

組織生態理論」(Organizational Ecology Theory)觀念是引自「生物生態理論」,包括物種的變異、生存競爭、自然的選擇等概念。主張組織無法即時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的變動,因此其存亡決定於環境選擇的力量。

在生物學上,「族群」是指某物種個體的集合,特定區域內的族群個體數量稱為「族群密度」。在特定環境中,生物族群之數目會受到環境資源總量的限制,「環境的負載能力」便是指在不傷害環境下,一個族群所能生存的總數量。

組織設計的權變管理

組織結構只有適不適合,沒有最好的標準設計方案。每個組織會因其在「複雜化」、「整合機制」、「正式化」與「集權程度」四個構面設計上的不同,呈現不同的結構形式,一為「機械式結構」,另一種是「有機式結構」。

組織的永續性:治理、倫理及社會責任

組織所以能存在,是因為滿足了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但有時候管理階層會以自利而非利害關係人的利益為目標做決策,這就可能傷害利害關係人,而失去他們對組織的支持,最後影響到組織營運的永續性。

組織文化的塑造與管理

組織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為組織成員共享的價值觀與行為規範。「價值觀」(Values)是用來分辨哪些行為、事件或結果是受到期望或厭惡的判斷準則、標準或指導原則。「規範」(Norms)則是一群人所共同認可的做事標準或方式。